寶寶起名之十二生肖民俗文化
發布時間:2014-03-07 瀏覽次數:5268 文章來源:雍和宮起名網
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由12種源于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組成,用于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在中華文化圈內被廣泛使用。有諸多描寫十二生肖的文學作品。同時,十二生肖還被用于中藥藥材和動畫片名稱。
起源歷史
十二生肖紀年始于東漢時期,《北史·宇文護傳》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表明當時民間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我國古籍中記載,古代的中原地區,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用10個天干符號(甲、乙、丙、丁、戊(wù)、己、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和12個地支符號(子 、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來紀年。同時,也有采用地支配合十二種動物來簡單紀年。到隋朝時中原歷法傳至中國西北地區的游牧民族,他們在歷法的紀年上僅吸收了十二種動物紀年法。因此才有《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傳》中也記載說,吐蕃首領在敘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正像清代趙翼在《陔余叢考》中指出的那樣,“蓋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⑼弥惙旨o歲時,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這種關于12生肖來歷的解釋,已經被許多人認可。
另外,關于12生肖來歷的說法還有:洪巽的《陽谷漫錄》中說,12地支中位居奇數者,以動物的指或蹄也為奇數相配,如子位居首位,與它相配的鼠為5指,地支中居偶數位的,則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如牛與丑相配,
為4爪。葉世杰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來歷解釋為:術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無齒、牛無牙、虎無脾、兔無唇、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瞳、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胃、豬無筋、人則無不足”。
其它的說法還有種種。諸如:黃帝要選拔12種動物在天上按時值班。通過競賽而選中了鼠 、牛、虎等12種動物;12生肖來源于原始社會一些氏族的圖騰崇拜,按某次集會時各部落的強弱劃分;12生肖可能是從天竺引進的;或28個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個時辰。每個星宿都以一種動物命名。從每個時辰值班的動物中挑選某種常見的作某一年的代稱等等,不一而足。
盡管人們不能確定12生肖的確切來歷,但因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為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種仍有實用價值的寶貴遺產。
傳說
十二生肖的由來流 傳著一個神話傳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了,其余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后?;⒑妄埐环?,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
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與時辰
子(鼠)時(23點~01點)、丑(牛)時(01點~03點)、
寅(虎)時(03點~05點)、卯(兔)時(05點~07點)、
辰(龍)時(07點~09點)、巳(蛇)時(09點~11點)、
午(馬)時(11點~13點)、未(羊)時(13點~15點)、
申(猴)時(15點~17點)、酉(雞)時(17點~19點)、
戌(狗)時(19點~21點)、亥(豬)時(21點~23點)。
史書記載
關于十二生肖的由來,歷史上的記載是: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 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中。
《唐書》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馀叢考》中考證云:“益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于)款塞人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十二生肖最早見于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对娊洝ば⊙拧ぼ嚬ァ吩唬骸凹崭?,既差我馬 ”。又見于《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
十二生肖之說,究竟產生于何時?有史料云:它最晚應形成于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梢娫跂|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于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
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內容是:“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由此可見當時民間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生年了。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間,在湖北云夢睡虎地第11號秦墓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上千支竹簡。其中《日出·盜者》清楚地記載著用生肖占卜盜賊相貌特征的文字。這一奇跡的出現,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為第十一號秦墓,據考證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說:我們的祖先用生肖紀年,遠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就開始了,而且具體地指出“始于夏,流傳于商周”。但如何引證,恐尚待史學和文物學者進一步探究了。我國古代南北朝不僅使用十二生肖紀年,而且出現了沈炯創作的《十二屬詩》: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坐空谷,兔月向窗開。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懷。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明朝大學者胡儼撰寫的十二生肖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頗有情趣。詩云:鼷鼠飲河河不干,牛女長年相見難。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間牛郎織女的傳說。五句的“驪龍”是龍的一個種類,其頦下有寶珠一顆,故謂之驪龍。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觸藩”指羊角觸籬笆。十一句的“舞陽”指漢高祖劉邦封名將樊噲為舞陽侯,他曾在江蘇沛縣以宰狗為生。最后一句是指漢武帝丞相公孫弘,當年曾在東海放過豬。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說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后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并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計年、月、日、時。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杰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于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余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于為什么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志,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 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志。
宋代洪巽的《旸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游行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于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后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于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后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于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說法。據說天地生成于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 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于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于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并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酉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斗ㄔ分榱帧芬洞蠹洝费允び蓙碓唬骸伴惛√嵬?,四方海中,有十二獸,并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旸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后足五趾,為奇。
生肖知識
漢族生肖中的十二種動物的選擇并不復雜,它與漢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測的。在十二種生肖動物,大致可將其分為三類:一類是已被馴化的“六畜”,即牛、羊、馬、豬、狗、雞,它們是人類為了經濟或其它目的而馴養的,占十二種動物的一半?!傲蟆痹谥袊霓r業文化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六畜興旺”代表著家族人丁興旺、吉祥美好。春節時人們一般都會提“六畜興旺”,因此這六畜成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類是野生動物中為人們所熟知的,與人的日常、社會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動物,它們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為人們所敬畏的介入人類生活的,如虎、蛇;也有為人們所厭惡、忌諱,卻依賴人類生存的鼠類;更有人們所喜愛的,如兔、猴。第三類是中國人傳統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龍,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集許多動物的特性于一體的“人造物”,是人們想象中的“靈物”。龍代表富貴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動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龍的位置。
緣何無貓?
自古以來,人們對十二生肖緣何無貓眾說紛紜,包括以上故事以及“貓捉老鼠”的故事在內,不一而足,但皆不足深信。
為什么貓不能上榜?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中國古時無貓。貓原產于埃及,貓何時傳入中國已不可考。民間傳說則是系唐三藏從印度帶回?,F在一說到為什么十二屬相沒有貓,就用民間故事來解釋。其實在貓傳入中國以前,中國就有了十二生肖。所以十二生肖沒有貓,一點也不奇怪。依照動物學的分類,老虎屬于哺乳動物、食肉類、貓科?;⒑拓?,其實是“本家”之親。有了老虎代表,貓在十二生肖“大會”里,已不愁沒有“發言權”,亦勉堪自慰了。
從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動物的選擇并不是隨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義,人們所選擇的動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帶有一定意義。
那么這十二種動物又是按照什么順序排列的呢?前面說到,生肖產生于遠古動物崇拜,圖騰崇拜的氛圍之中,人們僅是用動物來借代序數符號與地支相配,為什么選擇這十二種動物,誰先誰后,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排列并沒有定論,由于生肖是產生于遠古的古老文化,因時間的久遠人們已將排列的初衷丟失了,今人的傳說故事等只是對它的附會,只能依賴于傳說和想象。關于生肖排列問題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解釋。
一生肖排列傳說
漢族民間故事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了,其余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后?;⒑妄埐环?,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傳說故事雖不是對問題的科學解釋 ,但它卻體現了人們希望對十二生肖的選擇做出解釋的愿望。
二是晝夜角度解說
黑天茍地,混沌一片,鼠,時近夜半之際出來活動,將天地
間的混沌狀態咬出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鼠。天開之后,接著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該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屬牛。寅時是人出生之時,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過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義,所以寅屬虎。卯時,為日出之象,太陽本應離卦,離卦象火,內中所含陰爻,為太陰即月亮之精玉兔,這樣,卯便屬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時正值群龍行雨的時節。辰自然就屬了龍。巳 ,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時,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魚兒得水一般。另外,巳時為上午,這時候蛇正歸洞,因此,巳屬蛇。午,下午之時,陽氣達到極端,陰氣正在萌生。馬這種動物,馳騁奔跑,四蹄騰空,但又不時踏地。騰空為陽,踏地為陰,馬在陰陽之間躍進, 所以成了午的屬相。羊,午后吃草為最佳時辰,容易上膘,此時為未時,故未屬羊。未之后申時,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時辰,并且猴子喜歡在此時伸臂跳躍,故而猴配申。酉為月亮出 現之時,月亮屬水,應著坎卦??藏?,其上下陰爻,而中間的陽爻代表太陽金烏之精。因此,酉屬雞。夜幕降臨,是為戌時。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與之結為戌狗。接著亥時到, 天地間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狀態,如同果實包裹著果核那樣,亥時夜里覆蓋著世間萬物。豬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豬成了亥的屬相。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持此觀點。
三生肖分為陰陽兩類
動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數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獨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體 ,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 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 ;狗,五趾(奇);豬,四趾(偶)。持這種說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學者郎瑛在其基礎上進行 了歸類,在其所著的《七修類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別陰陽當看足趾數目。鼠前是四爪,偶數為陰,后足五爪,奇數為陽。子時的前半部分為昨夜之陰,后半部分為今日之陽,正好用鼠來象征子。牛、羊、豬蹄分,雞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應合偶數,屬陰,占了六項地支?;⑽遄?,猴、狗也五爪,馬蹄圓而不分,六者均為奇數,屬陽,連同屬陽的鼠,占了另外六項地支。郎瑛的歸類法,是借洪巽的分類法, 二者大同小異。
以上三種解釋分別從不同角度來解釋生肖的排列,民間有關生肖動物排列的傳說故事非常豐富,這些傳說故事的流傳一方面豐富了生肖的內容,另一方面又促進了生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十二種生肖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將其納入中國人五行信仰的觀念之中,目的是將屬相與人生儀禮相關連,將陰陽、五行與生肖對應起來,從而解釋其它有關的人生文化現象。
農歷算法
中國黃歷以立春確定生肖?!稗r歷”是漢代開始使用的“太陰歷”,新年是以立春為界的,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生肖以立春為準。
六甲記年中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從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排列,剛好60個排完一個周期。這樣有點復雜又不好記,于是古人想到用動物來表達復雜的地支,這就是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生肖是我國六甲記年中特有,應該從立春的那天算起。
傳統的命理學、占卜學等民俗學,均以“立春”作為生肖計算的依據。包括現在的民間占星卜卦先生也一直沿用傳統的生肖定法。因為生肖本與地支同源,不能以當前的春節來定。
傳統春節是指立春,正月初一為元旦,民國元年(1911年)規定陽歷1月1日為春節,由于民間反對,袁世凱采取折中的辦法,將陽歷1月1日定名為元旦,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
關于生肖算法的爭議
也有人為方便,直接按春節定屬相,所以傳統漸漸被許多人遺忘,于是關于生肖的界定產生了不少爭議,甚至有些民俗學者也聲稱生肖應按春節來定,但是找不出依據,只是推測說“應該是按春節來定”,或者說“為方便確定”;而許多支持以立春定生肖的民俗學者卻能找出傳統依據來。
問卷調查顯示,以立春定生肖這一傳統在民間沿用和遺忘的人數各半。
當然了,若剛好出生在“爭議”日期,亦可憑個人喜好去定。
寓意
?。?)我們國家的十二生肖兩兩相對,六道輪回,體現了我們祖先對我們中國人全部的期望及要求。
第一組:鼠和牛。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勞。兩者一定要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如果只有智慧不勤勞,就變成了小聰明,光是勤勞,不動腦筋,就變成了愚蠢。所以兩者一定要結合,這是我們祖先對中國人的第一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組。
第二組: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謹慎。兩者一定要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謂的大膽心細。如果勇猛離開了謹慎,就變成了魯莽,而一味的謹慎就變成了膽怯。這一組也很重要,所以放在第二位。
第三組是龍和蛇。龍代表剛猛,蛇代表柔韌。所謂剛者易折,太剛了容易折斷;過柔易弱,太柔了就容易失去主見,所以剛柔并濟是我們歷代的祖訓。
第四組是馬和羊。馬代表一往無前,向目標奮進,羊代表團結和睦。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更需要團結和睦的內部環境,只有集體的和諧,我們才能騰出手追求各自的理想。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注意團結、和睦,必然會落單。所以,個人的奮進與集體的和睦必須緊緊結合在一起。
第五組是猴子和雞。猴子代表靈活,雞定時打鳴,代表恒定。靈活和恒定一定要緊緊結合起來。如果你光靈活,沒有恒定,再好的政策最后也得不到收獲。但如果說你光是恒定,一潭死水、一塊鐵板,那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了。只有它們之間非常圓融的結合,一方面具有穩定性,保持整體的和諧和秩序,另一方面又能不斷變通地前進。
最后是狗和豬。狗是代表忠誠,豬是代表隨和。一個人如果太忠誠,不懂得隨和,就會排斥他人。而反過來,一個人太隨和,沒有忠誠,這個人就失去原則。所以無論是對一個民族國家的忠誠、對團隊的忠誠,還是對自己理想的忠誠,一定要與隨和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樣才容易真正保持內心深處的忠誠。這就是我們中國人一直堅持的外圓內方,君子和而不同。
中國人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肖,有的人屬豬,有的人屬狗,這意義何在?實際上,我們的祖先期望我們要圓融,不能偏頗,要求我們懂得到對應面切入。比如屬豬的人能夠在他的隨和本性中,也去追求忠誠;而屬狗的人則在忠誠的本性中,去做到隨和。
屬相特征
十二生肖的特性與缺點
鼠:吸引力,社交能力,影響力,智力,儉省,魅力,緊張,權力欲,贅言
,狡計,貪得無厭,干預。
牛:正直,創新,有目的,勤勉,穩定,善言,固執,冷漠,偏見,緩慢,報復。
虎:熱誠,好運,勇敢,慈善,魅力,權威,沖動,吹噓,易怒,放縱,不服從,飄蕩。
兔:機智,潔癖,謹慎,技巧,長壽,敏捷,德行,秘密,業余,過于拘謹,憂郁,自炫,善良,希望,。
龍:力量,熱心,成功,膽量,健康,多情,僵直,迷惑,不信任,自夸,不滿多言。
蛇:直覺,睿智,吸引力,機敏,謹慎,同情,掩飾,貪得,奢侈,傲慢,懶惰,孤芳自賞。
馬:說服力,時尚,自治力,靈敏,受人歡迎,成就,自私,急促,狂妄, 急躁,反抗,自負。
羊:發明,奇想,敏感,有禮,毅力,品味,依附,悲觀,缺乏遠見,不實際,遲緩,擔憂。
猴:即興,領導力,機智,聰慧,穩定,忠心,狡詐,自信,用計,愚蠢,饒舌,投機。
雞:彈性,保守,熱心,漂亮,坦誠,幽默,傲慢,自炫,夸耀,盲目崇拜,放蕩。
狗:持久,責任,英雄氣息,聰穎,忠誠,可敬,道德感,不安,嘲諷,批評,不善社交,自以為是,圓滑
豬:審慎,逸樂,勇敢,文化,真摯,誠實,輕信,重物質,憤怒,猶豫,愚頑。
生肖配對
鼠:遇龍、猴、牛大吉,不能與羊、馬、兔、雞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牛:遇鼠、蛇、雞大吉,不能與龍、馬、羊、狗、兔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虎:遇馬、狗大吉,不能與龍、猴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兔:遇羊、狗、豬大吉,不能與鼠、牛、猴、雞、馬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龍:遇鼠、猴大吉,不能與狗、虎、兔、龍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蛇:遇牛、雞、馬大吉,不能與虎、猴、豬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馬:遇蛇、羊、狗大吉,不能與鼠、牛、兔、馬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羊:遇兔、馬、豬大吉,不能與鼠、牛、狗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猴:遇鼠、龍大吉,不能與虎、蛇、豬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雞:遇牛、龍、蛇大吉,不能與兔、雞、狗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狗:遇虎、兔、馬大吉,不能與牛、龍、羊、雞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豬:遇羊、兔大吉,不能與蛇、豬、猴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于紀年的一套符號,是古代天文歷法的一部分,后來成為了普遍被人們認同的生肖歷法。中國古代哲學觀是“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為宇宙之本”,認為陰陽五行決定了世間萬物的生存與發展,他們認為,日月是陰陽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萬物之本,合為七曜,日、月、星辰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稱七曜,舊時分別用來稱一個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為星期一,其余依次類推。主宰一切,而十二生肖分置于天,以紀十二辰,以七曜統之,因此十二生肖便被陰陽五行觀念所浸染,成為民間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觀念在民間出現以后,它隨著算命術的盛行在民間流傳不衰,民間迷信認為,五行中的每一種要素都是相互制約的,對人的一生會產生重大影響。人們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來協調,使自己的生活及所從事的工作能順心如意。
民間把生肖動物列為陰陽兩類,與五行相對應,從而生成一套生肖決定命運的算命術。同時民間還認為生肖屬相與人的性格也有著某種關系,即使同一屬相的人,由于出生的時辰不同,性格、命運也會各異。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國人本命年的觀念。漢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環往復推出來的,它與十二生肖緊密相連。一個人出生的那年是農歷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這一屬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環往復,每過12年,人們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這樣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為12歲、24歲、36歲、48歲、60歲……。民間認為本命年為兇年,需要趨吉避兇,消災免禍。
漢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時,不論大人小孩都要買紅腰帶系上,稱為“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這種習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節,市場上到處有出售“吉祥帶”“吉祥結”的紅黃綢帶,本命年的人們將之系在腰間、手腕上,這樣便可禳解災禍、化兇為吉。我國許多民族都很重視老人的60歲生日,稱為“花甲”,花甲為一生中第5個本命年,也是干支紀年的一個輪回,須好好慶祝,以此寄托人們企求長壽、健康、吉祥的愿望。
道教是在我國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創始于東漢時期,流傳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以陰陽五行為其核心教義,在陰陽五行觀念的作用下,道教與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產生了天然的親近關系。北京著名的道觀白云觀中有元辰殿,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稱為本命元辰,舊時習俗禮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 ,祈求吉祥如意,名為“順星”。
元辰殿即是禮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內現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們分別為: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乙丑太歲陳材大將軍、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丁卯太歲沈興大將軍、戊辰太歲趙達大將軍、己巳太歲郭燦大將軍、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辛未太歲李素大將軍、壬申太歲劉旺大將軍、癸酉太歲康志大將軍、甲戌太歲施廣大將軍、乙亥太歲任保大將軍、丙子太歲郭嘉大將軍、丁丑太歲汪文大將軍、戊寅太歲魯先大將軍、己卯太歲龍仲大將軍、庚辰太歲董德大將軍、辛巳太歲鄭但大將軍、壬午太歲陸明大將軍、癸未太歲魏仁大將軍、甲申太歲方章大將軍、乙酉太歲蔣崇大將軍、丙戌太歲白敏大將軍、丁亥太歲封濟大將軍、戊子太歲鄒鐺大將軍、己丑太歲傅佑大將軍、庚寅太歲鄔桓大將軍、辛卯太歲范寧大將軍、壬辰太歲彭泰大將軍、癸巳太歲徐單大將軍、甲午太歲章詞大將軍、乙未太歲楊仙大將軍、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丁酉太歲唐查大將軍、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己亥太歲謝太大將軍、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辛丑太歲楊信大將軍、壬寅太歲賀諤大將軍、癸卯太歲皮時大將軍、甲辰太歲李誠大將軍、乙巳太歲吳遂大將軍、丙午太歲文哲大將軍、丁未太歲繆丙大將軍、戊申太歲徐浩大將軍、己酉太歲程寶大將軍、庚戌太歲兒秘大將軍、辛亥太歲葉堅大將軍、壬子太歲丘德大將軍、癸丑太歲朱得大將軍、甲寅太歲張朝大將軍、己卯太歲萬清大將軍、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丁巳太歲楊彥大將軍、戊午太歲黎卿大將軍、己未太歲傅賞大將軍、庚申太歲毛梓大將軍、辛酉太歲石政大將軍、壬戌太歲洪充大將軍、癸亥太歲虞程大將軍。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本命神。
按照道教教義,修真煉性須致力于本命元辰,除去雜念私心,方能長壽永生。禮拜本命之辰 ,成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云觀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燒香禮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順星”,意思是即使碰到不順利的年份,通過祈禱得至本命神的保護也可轉為順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為重彩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了各自相關生肖的動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為歷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則帶有明顯的生肖標志,如:甲子太歲金歲金辨大將軍,鼠相,持桃。
從道教有關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生肖信仰與道教相互溶合的關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認為“道”無所不在,是一切的開始,天地萬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 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與天干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觀念是生肖與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現,人們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為了祈求神靈的保佑,平安如意。從這里可以看出生肖已成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生肖”是代替十二地支、用來表示人們出生的12種動物,即鼠、牛、虎、兔、龍、蛇、 馬、羊、猴、雞、狗、豬。如寅年出生的人屬虎,卯年出生的人屬兔?!吧ぁ币簿褪撬自捳f的“屬相”,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表示出生時間的方式,相當于西方的黃道十二星座(雙魚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馬座、摩羯座、水瓶座)。
其它十二生肖
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里,生肖不是漢民族的專利,許多少數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紀年。首先我們來看看各民族十二生肖對照表。
各族十二生肖
桂西彝族
十二獸: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
十二獸: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川滇黔彝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海南黎族
十二獸:雞、狗、豬、鼠、牛、蟲、兔、龍、蛇、馬、羊、猴。
云南傣族
十二獸:鼠、黃牛、虎、兔、大蛇、蛇、馬、山羊、猴、雞、狗、象。
廣西壯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蒙古族
十二獸: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新疆維吾爾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猴、雞、狗、豬。
柯爾克孜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狐貍、雞、狗、豬。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如蒙古、壯、部分彝族的十二生肖受漢族影響,與漢族基本一致。但有的民族在接收漢族生肖文化的同時又產生了一些變異,哀牢山彝族同胞在十二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占據了龍的位置;新疆柯爾克孜族十二生肖中以魚代龍、又以狐貍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十二生肖紀日,其次序以雞起首,猴煞尾;生活在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以黃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屬相不是豬而是象。
從以上變化中大致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選擇十二生肖動物時,由于生存環境的不同、物種的不同,選擇了最親近的動物作為生肖動物,從而給生肖文化帶來了一定的差異。除了在生肖動物選擇上的變異外,少數民族還形成各自不同的紀年、紀日方法,同時產生了許多與生肖有關的民俗。
涼山彝族十二生肖
彝族通用十二獸歷,也叫十二屬相紀歷,彝族古代史詩《勒俄特依》和彝族民間都有有關彝族十二屬相(獸歷)來源的傳說。參見王昌富《涼山彝族禮俗》生活在四川涼山地區的彝族其年、月、日均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紀。每一獸名各紀一年,共十二年一輪,年代及年齡的計算有一個方便的口訣:“一輪十三,二輪二十五,三輪三十七,四輪四十九,五輪六十一,六輪七十三……”,以此類推。涼山彝族紀月也采用十二屬相,分別以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龍月、蛇月、馬月、羊月、猴月、雞月、狗月、豬月紀一年十二個月。每月大月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月大月小根據上月月亮十五圓還是十六圓來確定 ,十五圓為小月二十九天,十六圓為大月三十天。不過各地所用的首月有別,有的地方以馬月為首月,有的地方以羊月為首月,有的地方以猴月為首月。紀日的方法也采用十二獸,十二日為一輪,不受年月(包括閏月)的限制,無限后推,永無終止。
彝族十二屬相紀歷的歷法還被應用到占算命運的民間巫術之中,涼山彝族民間認為人與木、火、土、鐵、水五種元素關系密切,人只能與之和諧相處,才是天賦的命運。人的命運都處于五種元素與“公”“母”配合而成的十種命運之中,即“木公”、“木母”、“火公”、“火母”、“土公”、“土母”、“鐵公”、“鐵母”、“水公”、“水母”的和諧稱為“ 特補特莫”,“特”為和諧之意,“補”為陽,“莫”為陰,認為以上十種命運是和諧的陰 陽配屬。此外還將十種命運與十二屬相相配,形成“紀年周期表”,以六十年一輪的紀年周期表來占算人的命運。
彝族十二屬相還用于婚姻方面,彝族在擇偶與訂婚時極重視民族、等級等條件,除此之外,男女雙方生辰是否相合也很重要,民間口訣有:“兔豬羊相隨,牛蛇雞相伴,狗馬虎相合,猴龍鼠相和?!焙虾跎鲜隹谠E者為相合,不合也不十分嚴格,最忌屬虎者與屬雞、羊者配,諱其“虎來吃雞羊”。
傣族十二生肖
據張公謹先生的觀點,大約在漢朝漢族的干支紀時法就逐步傳入傣族地區,這種干支紀時法一直沿用至今(參見張公謹《傣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至今仍是傣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方法與農歷一樣,就是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六十甲子,以這六十個數來紀年、紀日,同時還單用十二地支紀月。
大概在干支傳入傣族地區后不久,漢族的十二生肖也隨 之傳了進來,傣族中各地十二生肖稍有不同,德宏地區與漢族完全相同,西雙版納則改“豬 ”為“象”,龍為“大蛇”或“蛟”,稍有不同。傣族使用的十二生肖分別為鼠、牛、虎、 兔、大蛇、蛇、馬、羊、猴、雞、狗、象。
西雙版納等地,十二生肖與地支相配,不僅用來紀年,還用來紀月和紀日,如子年鼠骨傣歷中“骨”為年,“血”為月,“皮”為日,丑年黃牛骨、寅年虎骨;四月兔血、六月小蛇血、七月馬血;申日猴皮、酉日雞皮等等……??梢姖h族農歷中的十二生肖在吸收到傣歷中之后 ,其使用范圍比之農歷更為廣泛。
藏族十二生肖
傳統觀念認為藏族的生肖紀年法是公元七世紀時由唐文成公主出嫁松贊干布帶去的。藏族的生肖紀年,六十年為一甲子,藏語稱“回登”,為木鼠之意,藏族六十甲子便從木鼠年開始 ,相當于漢族的甲子年。藏歷生肖紀年具有將陰陽、五行、肖獸融合一體的特點,因此有“ 陰火兔年”、“陽土龍年”、“陽金猴年”之類的叫法。
藏歷生肖紀年與陰陽、五行的具體配合與十天干有對應關系,以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以上五對,每對中前者為陽,后者為陰。藏歷紀年雖沒有明確標明天干地支,但隱含著干支的順序。另外藏歷中還以男女代替陰陽,如陰金牛年又叫女金牛年,陽水虎年,又叫男水虎年。
納西族十二生肖
納西族是居住于云南省境內的少數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納西族也以生肖紀日,方法獨特,配以方位。他們將一年十二個月分為大月小月,每月30天,單月第一天為猴日,按猴、雞、狗、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順序,排至單月的第29天為鼠日;進入雙月 ,雙月第一天隔過牛日,定為虎日。
別國十二生肖
日本人的十二生肖:十二生肖または十二屬相は十二支に鼠·?!せⅰ贰垺ど摺ゑR·羊·猿·鶏·犬·豚(豬)の十二の動物を當てたものである。
その內訳を見ると、?!ゑR·羊·鶏·犬·豚は六畜と呼ばれる古代中國における代表的な家畜である。また鼠·?!せⅰ贰垺ゑR·羊·犬·豚は漢字において意符となり、部首となっている。このうち龍のみが想像上の動物である。なお亥に當てられるのは本來、ブタであり、日本のイノシシが特殊である。これは日本で豚が飼われず、漢字の「豬」(本來はブタを意味する漢字)がイノシシの意味になったためである。
緬甸人只有八個生肖,以星球為名,從周一至周日排列,星期一出生的人屬太陽,星期二出生的人屬火星,星期三上午出生的屬水星,下午出生的則屬睽星,所以到周日也就共有八個生肖了。
越南人有十二個生肖,與中國人的生肖基本相同。只是用“貓”代替了“兔”,即:鼠、牛、虎、貓、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基本與中國相同。
印度人有十二個生肖,有2個與中國的不同:用“獅”代替了“虎”,用“金絲雀”代替了“雞”。
埃及人有十二個生肖,分別是:牡牛、山羊、猴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獅子、鷹。
朝鮮人有十二個生肖,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與中國一致。
希臘人有十二個生肖,與埃及人的生肖基本相同,只是希臘人有“鼠”無“貓”,埃及人則有“貓”無“鼠”。
墨西哥人有十二個生肖,有虎、兔、龍、猴、狗、豬和其它六種墨西哥特有的動物組成十二生肖。
歐洲人歐洲各國人的生肖基本相同,多以天文學上的星宿為生肖。如法國人以寶瓶、雙魚、摩羯、金牛、白羊、巨蟹、雙子、獅子、室女、天秤、天蝎、射手等組成十二生肖,稱為十二星座。
生肖與天文學的關系
十二生肖的產生,有著天文學的背景。
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循環往復。
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記載:"女真舊絕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青為一歲也"。
宋代孟珙《蒙韃備錄》也說:"其俗每草青為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
又有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周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現十二次月圓為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歷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天干需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
十二生肖詩歌文化
在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生肖不僅是一種形象生動的紀年、紀月的方法,更已與每個人結合起來,賦予了一種神奇的性格。據清代趙冀考證,有關十二屬相之說最早起源于東漢。從那時起,民間就流傳起很多文人抒寫的生肖詩。
最早的生肖詩,據說是南北朝時陳朝詩人沈炯的《十二屬相詩》:“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生空谷,兔月向窗開。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馬蘭方遠摘,羊覓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雞趾引清懷。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詩中每一句首字順序點出了十二生肖名,并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習性和特點。
南宋文學家朱熹也寫過一首結構嚴謹、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十二生肖詩”:“晝聞空簞嚙饑鼠,曉駕羸牛耕廢圃。時才虎圈聽豪夸,舊業兔園嗟莽鹵。君看蟄龍臥三冬,頭角不與蛇爭雄。毀車殺馬罷馳逐,烹羊酤酒聊從容。手種猴桃垂架綠,養得昆鳥雞鳴角??蛠砣痛咧蟛?,不用東家買豬肉”。
元代劉因詠的十二生肖屬相詩為:“饑鷹嚇鼠驚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江山虎踞千里來,才辯荊州兔穴爾。魚龍入水浩無涯,勾鏡等是杯中蛇。馬耳秋風去無跡,羊腸蜀道早還家。何必高門沐猴舞,腸柵雞棲皆樂土。柴門狗吠報鄰翁,約買神豬謝春雨”。詩文中嵌入十二屬相,每一句都是一個寓意生輝的故事,令人稱妙。
十二生肖銅獸首
名 稱:十二生肖銅獸首
制造年代:乾隆年間
類 別:紅銅鑄像
價 值:蘇富比拍賣會——銅猴首818萬港幣、銅牛首774萬港幣、銅虎首1544萬港幣。銅豬首低于700萬港元。佳士得拍賣會——北京時間26日凌晨3時許,編號為677的鼠首起價900萬歐元,最終以1400萬歐元拍出。兔首起價也是900萬歐元,最終也以1400萬拍出。
流失時間: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最后露面:銅獸首被盜走后,在國外發現了7個,即鼠、牛、虎、兔、馬、猴、豬。其中牛、虎、馬、猴、豬在幾次拍賣會上出現。豬首和馬首曾分別于1987年和1989年在紐約和倫敦拍賣。上世紀八十年代,牛、虎、馬、猴首被一位臺灣企業家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買去,后又被送回中國保利集團,豬首則被美國一博物館購走。
中藥“十二生肖”
鼠—鼠曲草:有補脾益氣,祛風化痰之效。適用于風寒咳嗽、脾虛浮腫、慢性支氣管炎等癥。
?!Oィ河谢钛?、祛瘀、強筋骨及利尿等功效。適用于經閉不通、難產、腰膝疼痛、下肢風濕痛、尿血、尿道澀痛等癥。
虎—虎杖:有活血行氣、祛風除濕之功效。適用于慢性闌尾炎、關節風濕痛、濕疹等癥。
兔—菟絲子:有補腎固精、養肝明目等功效??捎糜谀I虧遺精、陽痿、小便頻數及兩眼昏花等癥。
龍—龍膽草:有解熱、清火、解毒、清濕熱等功效。適用于急性熱病的高熱、手足抽搐痙攣及黃疸、膽石癥、風火赤眼等癥。
蛇—蛇莓:有清熱涼血之功效??蛇m用于血熱崩漏、乳癰、帶狀皰疹、毒蛇咬傷等癥。
馬—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止痢之功效。適用于細菌性痢疾、瘡瘍熱毒、丹毒等癥。
羊—羊蹄草:有解毒殺蟲之效??蛇m用于癬、汗斑、口瘡、跌打損傷等癥。
猴—猴姜(骨碎補):有強筋活絡、行瘀止血之功效??蛇m用于關節風濕病、蛀牙痛、小兒疳積、跌打損傷等癥。
雞—雞血藤:有補血活血、舒筋活絡、強筋健骨等功效。適用于血虛衰弱、筋骨疼痛、月經不調、經閉不通等癥。
狗—狗腎:有補肝腎、強筋骨及祛風濕等功效??蛇m用腰疼背痛、風濕痛等癥。
豬—豬犄耳(魚腥草):有清熱利濕之效。適用于肺癰、肺結核、痢疾、風熱感冒等癥。
起源歷史
十二生肖紀年始于東漢時期,《北史·宇文護傳》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表明當時民間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我國古籍中記載,古代的中原地區,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用10個天干符號(甲、乙、丙、丁、戊(wù)、己、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和12個地支符號(子 、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來紀年。同時,也有采用地支配合十二種動物來簡單紀年。到隋朝時中原歷法傳至中國西北地區的游牧民族,他們在歷法的紀年上僅吸收了十二種動物紀年法。因此才有《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傳》中也記載說,吐蕃首領在敘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正像清代趙翼在《陔余叢考》中指出的那樣,“蓋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⑼弥惙旨o歲時,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這種關于12生肖來歷的解釋,已經被許多人認可。
另外,關于12生肖來歷的說法還有:洪巽的《陽谷漫錄》中說,12地支中位居奇數者,以動物的指或蹄也為奇數相配,如子位居首位,與它相配的鼠為5指,地支中居偶數位的,則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如牛與丑相配,
為4爪。葉世杰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來歷解釋為:術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無齒、牛無牙、虎無脾、兔無唇、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瞳、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胃、豬無筋、人則無不足”。
其它的說法還有種種。諸如:黃帝要選拔12種動物在天上按時值班。通過競賽而選中了鼠 、牛、虎等12種動物;12生肖來源于原始社會一些氏族的圖騰崇拜,按某次集會時各部落的強弱劃分;12生肖可能是從天竺引進的;或28個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個時辰。每個星宿都以一種動物命名。從每個時辰值班的動物中挑選某種常見的作某一年的代稱等等,不一而足。
盡管人們不能確定12生肖的確切來歷,但因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為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種仍有實用價值的寶貴遺產。
傳說
十二生肖的由來流 傳著一個神話傳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了,其余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后?;⒑妄埐环?,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
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與時辰
子(鼠)時(23點~01點)、丑(牛)時(01點~03點)、
寅(虎)時(03點~05點)、卯(兔)時(05點~07點)、
辰(龍)時(07點~09點)、巳(蛇)時(09點~11點)、
午(馬)時(11點~13點)、未(羊)時(13點~15點)、
申(猴)時(15點~17點)、酉(雞)時(17點~19點)、
戌(狗)時(19點~21點)、亥(豬)時(21點~23點)。
史書記載
關于十二生肖的由來,歷史上的記載是: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 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中。
《唐書》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馀叢考》中考證云:“益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于)款塞人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十二生肖最早見于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对娊洝ば⊙拧ぼ嚬ァ吩唬骸凹崭?,既差我馬 ”。又見于《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
十二生肖之說,究竟產生于何時?有史料云:它最晚應形成于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梢娫跂|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于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
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內容是:“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由此可見當時民間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生年了。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間,在湖北云夢睡虎地第11號秦墓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上千支竹簡。其中《日出·盜者》清楚地記載著用生肖占卜盜賊相貌特征的文字。這一奇跡的出現,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為第十一號秦墓,據考證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說:我們的祖先用生肖紀年,遠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就開始了,而且具體地指出“始于夏,流傳于商周”。但如何引證,恐尚待史學和文物學者進一步探究了。我國古代南北朝不僅使用十二生肖紀年,而且出現了沈炯創作的《十二屬詩》: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坐空谷,兔月向窗開。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懷。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明朝大學者胡儼撰寫的十二生肖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頗有情趣。詩云:鼷鼠飲河河不干,牛女長年相見難。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間牛郎織女的傳說。五句的“驪龍”是龍的一個種類,其頦下有寶珠一顆,故謂之驪龍。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觸藩”指羊角觸籬笆。十一句的“舞陽”指漢高祖劉邦封名將樊噲為舞陽侯,他曾在江蘇沛縣以宰狗為生。最后一句是指漢武帝丞相公孫弘,當年曾在東海放過豬。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說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后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并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計年、月、日、時。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杰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于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余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于為什么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志,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 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志。
宋代洪巽的《旸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游行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于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后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于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后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于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說法。據說天地生成于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 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于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于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并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酉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斗ㄔ分榱帧芬洞蠹洝费允び蓙碓唬骸伴惛√嵬?,四方海中,有十二獸,并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旸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丑、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后足五趾,為奇。
生肖知識
漢族生肖中的十二種動物的選擇并不復雜,它與漢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測的。在十二種生肖動物,大致可將其分為三類:一類是已被馴化的“六畜”,即牛、羊、馬、豬、狗、雞,它們是人類為了經濟或其它目的而馴養的,占十二種動物的一半?!傲蟆痹谥袊霓r業文化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六畜興旺”代表著家族人丁興旺、吉祥美好。春節時人們一般都會提“六畜興旺”,因此這六畜成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類是野生動物中為人們所熟知的,與人的日常、社會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動物,它們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為人們所敬畏的介入人類生活的,如虎、蛇;也有為人們所厭惡、忌諱,卻依賴人類生存的鼠類;更有人們所喜愛的,如兔、猴。第三類是中國人傳統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龍,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集許多動物的特性于一體的“人造物”,是人們想象中的“靈物”。龍代表富貴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動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龍的位置。
緣何無貓?
自古以來,人們對十二生肖緣何無貓眾說紛紜,包括以上故事以及“貓捉老鼠”的故事在內,不一而足,但皆不足深信。
為什么貓不能上榜?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中國古時無貓。貓原產于埃及,貓何時傳入中國已不可考。民間傳說則是系唐三藏從印度帶回?,F在一說到為什么十二屬相沒有貓,就用民間故事來解釋。其實在貓傳入中國以前,中國就有了十二生肖。所以十二生肖沒有貓,一點也不奇怪。依照動物學的分類,老虎屬于哺乳動物、食肉類、貓科?;⒑拓?,其實是“本家”之親。有了老虎代表,貓在十二生肖“大會”里,已不愁沒有“發言權”,亦勉堪自慰了。
從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動物的選擇并不是隨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義,人們所選擇的動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帶有一定意義。
那么這十二種動物又是按照什么順序排列的呢?前面說到,生肖產生于遠古動物崇拜,圖騰崇拜的氛圍之中,人們僅是用動物來借代序數符號與地支相配,為什么選擇這十二種動物,誰先誰后,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排列并沒有定論,由于生肖是產生于遠古的古老文化,因時間的久遠人們已將排列的初衷丟失了,今人的傳說故事等只是對它的附會,只能依賴于傳說和想象。關于生肖排列問題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解釋。
一生肖排列傳說
漢族民間故事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了,其余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后?;⒑妄埐环?,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傳說故事雖不是對問題的科學解釋 ,但它卻體現了人們希望對十二生肖的選擇做出解釋的愿望。
二是晝夜角度解說
黑天茍地,混沌一片,鼠,時近夜半之際出來活動,將天地
間的混沌狀態咬出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鼠。天開之后,接著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該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屬牛。寅時是人出生之時,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過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義,所以寅屬虎。卯時,為日出之象,太陽本應離卦,離卦象火,內中所含陰爻,為太陰即月亮之精玉兔,這樣,卯便屬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時正值群龍行雨的時節。辰自然就屬了龍。巳 ,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時,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魚兒得水一般。另外,巳時為上午,這時候蛇正歸洞,因此,巳屬蛇。午,下午之時,陽氣達到極端,陰氣正在萌生。馬這種動物,馳騁奔跑,四蹄騰空,但又不時踏地。騰空為陽,踏地為陰,馬在陰陽之間躍進, 所以成了午的屬相。羊,午后吃草為最佳時辰,容易上膘,此時為未時,故未屬羊。未之后申時,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時辰,并且猴子喜歡在此時伸臂跳躍,故而猴配申。酉為月亮出 現之時,月亮屬水,應著坎卦??藏?,其上下陰爻,而中間的陽爻代表太陽金烏之精。因此,酉屬雞。夜幕降臨,是為戌時。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與之結為戌狗。接著亥時到, 天地間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狀態,如同果實包裹著果核那樣,亥時夜里覆蓋著世間萬物。豬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豬成了亥的屬相。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持此觀點。
三生肖分為陰陽兩類
動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數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獨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體 ,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 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 ;狗,五趾(奇);豬,四趾(偶)。持這種說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學者郎瑛在其基礎上進行 了歸類,在其所著的《七修類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別陰陽當看足趾數目。鼠前是四爪,偶數為陰,后足五爪,奇數為陽。子時的前半部分為昨夜之陰,后半部分為今日之陽,正好用鼠來象征子。牛、羊、豬蹄分,雞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應合偶數,屬陰,占了六項地支?;⑽遄?,猴、狗也五爪,馬蹄圓而不分,六者均為奇數,屬陽,連同屬陽的鼠,占了另外六項地支。郎瑛的歸類法,是借洪巽的分類法, 二者大同小異。
以上三種解釋分別從不同角度來解釋生肖的排列,民間有關生肖動物排列的傳說故事非常豐富,這些傳說故事的流傳一方面豐富了生肖的內容,另一方面又促進了生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十二種生肖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將其納入中國人五行信仰的觀念之中,目的是將屬相與人生儀禮相關連,將陰陽、五行與生肖對應起來,從而解釋其它有關的人生文化現象。
農歷算法
中國黃歷以立春確定生肖?!稗r歷”是漢代開始使用的“太陰歷”,新年是以立春為界的,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生肖以立春為準。
六甲記年中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從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排列,剛好60個排完一個周期。這樣有點復雜又不好記,于是古人想到用動物來表達復雜的地支,這就是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生肖是我國六甲記年中特有,應該從立春的那天算起。
傳統的命理學、占卜學等民俗學,均以“立春”作為生肖計算的依據。包括現在的民間占星卜卦先生也一直沿用傳統的生肖定法。因為生肖本與地支同源,不能以當前的春節來定。
傳統春節是指立春,正月初一為元旦,民國元年(1911年)規定陽歷1月1日為春節,由于民間反對,袁世凱采取折中的辦法,將陽歷1月1日定名為元旦,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
關于生肖算法的爭議
也有人為方便,直接按春節定屬相,所以傳統漸漸被許多人遺忘,于是關于生肖的界定產生了不少爭議,甚至有些民俗學者也聲稱生肖應按春節來定,但是找不出依據,只是推測說“應該是按春節來定”,或者說“為方便確定”;而許多支持以立春定生肖的民俗學者卻能找出傳統依據來。
問卷調查顯示,以立春定生肖這一傳統在民間沿用和遺忘的人數各半。
當然了,若剛好出生在“爭議”日期,亦可憑個人喜好去定。
寓意
?。?)我們國家的十二生肖兩兩相對,六道輪回,體現了我們祖先對我們中國人全部的期望及要求。
第一組:鼠和牛。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勞。兩者一定要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如果只有智慧不勤勞,就變成了小聰明,光是勤勞,不動腦筋,就變成了愚蠢。所以兩者一定要結合,這是我們祖先對中國人的第一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組。
第二組: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謹慎。兩者一定要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謂的大膽心細。如果勇猛離開了謹慎,就變成了魯莽,而一味的謹慎就變成了膽怯。這一組也很重要,所以放在第二位。
第三組是龍和蛇。龍代表剛猛,蛇代表柔韌。所謂剛者易折,太剛了容易折斷;過柔易弱,太柔了就容易失去主見,所以剛柔并濟是我們歷代的祖訓。
第四組是馬和羊。馬代表一往無前,向目標奮進,羊代表團結和睦。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更需要團結和睦的內部環境,只有集體的和諧,我們才能騰出手追求各自的理想。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注意團結、和睦,必然會落單。所以,個人的奮進與集體的和睦必須緊緊結合在一起。
第五組是猴子和雞。猴子代表靈活,雞定時打鳴,代表恒定。靈活和恒定一定要緊緊結合起來。如果你光靈活,沒有恒定,再好的政策最后也得不到收獲。但如果說你光是恒定,一潭死水、一塊鐵板,那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了。只有它們之間非常圓融的結合,一方面具有穩定性,保持整體的和諧和秩序,另一方面又能不斷變通地前進。
最后是狗和豬。狗是代表忠誠,豬是代表隨和。一個人如果太忠誠,不懂得隨和,就會排斥他人。而反過來,一個人太隨和,沒有忠誠,這個人就失去原則。所以無論是對一個民族國家的忠誠、對團隊的忠誠,還是對自己理想的忠誠,一定要與隨和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樣才容易真正保持內心深處的忠誠。這就是我們中國人一直堅持的外圓內方,君子和而不同。
中國人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肖,有的人屬豬,有的人屬狗,這意義何在?實際上,我們的祖先期望我們要圓融,不能偏頗,要求我們懂得到對應面切入。比如屬豬的人能夠在他的隨和本性中,也去追求忠誠;而屬狗的人則在忠誠的本性中,去做到隨和。
屬相特征
十二生肖的特性與缺點
鼠:吸引力,社交能力,影響力,智力,儉省,魅力,緊張,權力欲,贅言
,狡計,貪得無厭,干預。
牛:正直,創新,有目的,勤勉,穩定,善言,固執,冷漠,偏見,緩慢,報復。
虎:熱誠,好運,勇敢,慈善,魅力,權威,沖動,吹噓,易怒,放縱,不服從,飄蕩。
兔:機智,潔癖,謹慎,技巧,長壽,敏捷,德行,秘密,業余,過于拘謹,憂郁,自炫,善良,希望,。
龍:力量,熱心,成功,膽量,健康,多情,僵直,迷惑,不信任,自夸,不滿多言。
蛇:直覺,睿智,吸引力,機敏,謹慎,同情,掩飾,貪得,奢侈,傲慢,懶惰,孤芳自賞。
馬:說服力,時尚,自治力,靈敏,受人歡迎,成就,自私,急促,狂妄, 急躁,反抗,自負。
羊:發明,奇想,敏感,有禮,毅力,品味,依附,悲觀,缺乏遠見,不實際,遲緩,擔憂。
猴:即興,領導力,機智,聰慧,穩定,忠心,狡詐,自信,用計,愚蠢,饒舌,投機。
雞:彈性,保守,熱心,漂亮,坦誠,幽默,傲慢,自炫,夸耀,盲目崇拜,放蕩。
狗:持久,責任,英雄氣息,聰穎,忠誠,可敬,道德感,不安,嘲諷,批評,不善社交,自以為是,圓滑
豬:審慎,逸樂,勇敢,文化,真摯,誠實,輕信,重物質,憤怒,猶豫,愚頑。
生肖配對
鼠:遇龍、猴、牛大吉,不能與羊、馬、兔、雞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牛:遇鼠、蛇、雞大吉,不能與龍、馬、羊、狗、兔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虎:遇馬、狗大吉,不能與龍、猴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兔:遇羊、狗、豬大吉,不能與鼠、牛、猴、雞、馬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龍:遇鼠、猴大吉,不能與狗、虎、兔、龍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蛇:遇牛、雞、馬大吉,不能與虎、猴、豬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馬:遇蛇、羊、狗大吉,不能與鼠、牛、兔、馬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羊:遇兔、馬、豬大吉,不能與鼠、牛、狗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猴:遇鼠、龍大吉,不能與虎、蛇、豬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雞:遇牛、龍、蛇大吉,不能與兔、雞、狗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狗:遇虎、兔、馬大吉,不能與牛、龍、羊、雞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豬:遇羊、兔大吉,不能與蛇、豬、猴相配,其它屬相次吉。
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于紀年的一套符號,是古代天文歷法的一部分,后來成為了普遍被人們認同的生肖歷法。中國古代哲學觀是“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為宇宙之本”,認為陰陽五行決定了世間萬物的生存與發展,他們認為,日月是陰陽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萬物之本,合為七曜,日、月、星辰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稱七曜,舊時分別用來稱一個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為星期一,其余依次類推。主宰一切,而十二生肖分置于天,以紀十二辰,以七曜統之,因此十二生肖便被陰陽五行觀念所浸染,成為民間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觀念在民間出現以后,它隨著算命術的盛行在民間流傳不衰,民間迷信認為,五行中的每一種要素都是相互制約的,對人的一生會產生重大影響。人們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來協調,使自己的生活及所從事的工作能順心如意。
民間把生肖動物列為陰陽兩類,與五行相對應,從而生成一套生肖決定命運的算命術。同時民間還認為生肖屬相與人的性格也有著某種關系,即使同一屬相的人,由于出生的時辰不同,性格、命運也會各異。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國人本命年的觀念。漢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環往復推出來的,它與十二生肖緊密相連。一個人出生的那年是農歷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這一屬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環往復,每過12年,人們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這樣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為12歲、24歲、36歲、48歲、60歲……。民間認為本命年為兇年,需要趨吉避兇,消災免禍。
漢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時,不論大人小孩都要買紅腰帶系上,稱為“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這種習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節,市場上到處有出售“吉祥帶”“吉祥結”的紅黃綢帶,本命年的人們將之系在腰間、手腕上,這樣便可禳解災禍、化兇為吉。我國許多民族都很重視老人的60歲生日,稱為“花甲”,花甲為一生中第5個本命年,也是干支紀年的一個輪回,須好好慶祝,以此寄托人們企求長壽、健康、吉祥的愿望。
道教是在我國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創始于東漢時期,流傳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以陰陽五行為其核心教義,在陰陽五行觀念的作用下,道教與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產生了天然的親近關系。北京著名的道觀白云觀中有元辰殿,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稱為本命元辰,舊時習俗禮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 ,祈求吉祥如意,名為“順星”。
元辰殿即是禮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內現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們分別為: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乙丑太歲陳材大將軍、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丁卯太歲沈興大將軍、戊辰太歲趙達大將軍、己巳太歲郭燦大將軍、庚午太歲王濟大將軍、辛未太歲李素大將軍、壬申太歲劉旺大將軍、癸酉太歲康志大將軍、甲戌太歲施廣大將軍、乙亥太歲任保大將軍、丙子太歲郭嘉大將軍、丁丑太歲汪文大將軍、戊寅太歲魯先大將軍、己卯太歲龍仲大將軍、庚辰太歲董德大將軍、辛巳太歲鄭但大將軍、壬午太歲陸明大將軍、癸未太歲魏仁大將軍、甲申太歲方章大將軍、乙酉太歲蔣崇大將軍、丙戌太歲白敏大將軍、丁亥太歲封濟大將軍、戊子太歲鄒鐺大將軍、己丑太歲傅佑大將軍、庚寅太歲鄔桓大將軍、辛卯太歲范寧大將軍、壬辰太歲彭泰大將軍、癸巳太歲徐單大將軍、甲午太歲章詞大將軍、乙未太歲楊仙大將軍、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丁酉太歲唐查大將軍、戊戌太歲姜武大將軍、己亥太歲謝太大將軍、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辛丑太歲楊信大將軍、壬寅太歲賀諤大將軍、癸卯太歲皮時大將軍、甲辰太歲李誠大將軍、乙巳太歲吳遂大將軍、丙午太歲文哲大將軍、丁未太歲繆丙大將軍、戊申太歲徐浩大將軍、己酉太歲程寶大將軍、庚戌太歲兒秘大將軍、辛亥太歲葉堅大將軍、壬子太歲丘德大將軍、癸丑太歲朱得大將軍、甲寅太歲張朝大將軍、己卯太歲萬清大將軍、丙辰太歲辛亞大將軍、丁巳太歲楊彥大將軍、戊午太歲黎卿大將軍、己未太歲傅賞大將軍、庚申太歲毛梓大將軍、辛酉太歲石政大將軍、壬戌太歲洪充大將軍、癸亥太歲虞程大將軍。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本命神。
按照道教教義,修真煉性須致力于本命元辰,除去雜念私心,方能長壽永生。禮拜本命之辰 ,成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云觀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燒香禮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順星”,意思是即使碰到不順利的年份,通過祈禱得至本命神的保護也可轉為順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為重彩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了各自相關生肖的動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為歷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則帶有明顯的生肖標志,如:甲子太歲金歲金辨大將軍,鼠相,持桃。
從道教有關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生肖信仰與道教相互溶合的關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認為“道”無所不在,是一切的開始,天地萬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 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與天干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觀念是生肖與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現,人們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為了祈求神靈的保佑,平安如意。從這里可以看出生肖已成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生肖”是代替十二地支、用來表示人們出生的12種動物,即鼠、牛、虎、兔、龍、蛇、 馬、羊、猴、雞、狗、豬。如寅年出生的人屬虎,卯年出生的人屬兔?!吧ぁ币簿褪撬自捳f的“屬相”,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表示出生時間的方式,相當于西方的黃道十二星座(雙魚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馬座、摩羯座、水瓶座)。
其它十二生肖
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里,生肖不是漢民族的專利,許多少數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紀年。首先我們來看看各民族十二生肖對照表。
各族十二生肖
桂西彝族
十二獸: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
十二獸: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川滇黔彝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海南黎族
十二獸:雞、狗、豬、鼠、牛、蟲、兔、龍、蛇、馬、羊、猴。
云南傣族
十二獸:鼠、黃牛、虎、兔、大蛇、蛇、馬、山羊、猴、雞、狗、象。
廣西壯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蒙古族
十二獸: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新疆維吾爾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猴、雞、狗、豬。
柯爾克孜族
十二獸: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狐貍、雞、狗、豬。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如蒙古、壯、部分彝族的十二生肖受漢族影響,與漢族基本一致。但有的民族在接收漢族生肖文化的同時又產生了一些變異,哀牢山彝族同胞在十二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占據了龍的位置;新疆柯爾克孜族十二生肖中以魚代龍、又以狐貍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十二生肖紀日,其次序以雞起首,猴煞尾;生活在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以黃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屬相不是豬而是象。
從以上變化中大致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選擇十二生肖動物時,由于生存環境的不同、物種的不同,選擇了最親近的動物作為生肖動物,從而給生肖文化帶來了一定的差異。除了在生肖動物選擇上的變異外,少數民族還形成各自不同的紀年、紀日方法,同時產生了許多與生肖有關的民俗。
涼山彝族十二生肖
彝族通用十二獸歷,也叫十二屬相紀歷,彝族古代史詩《勒俄特依》和彝族民間都有有關彝族十二屬相(獸歷)來源的傳說。參見王昌富《涼山彝族禮俗》生活在四川涼山地區的彝族其年、月、日均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紀。每一獸名各紀一年,共十二年一輪,年代及年齡的計算有一個方便的口訣:“一輪十三,二輪二十五,三輪三十七,四輪四十九,五輪六十一,六輪七十三……”,以此類推。涼山彝族紀月也采用十二屬相,分別以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龍月、蛇月、馬月、羊月、猴月、雞月、狗月、豬月紀一年十二個月。每月大月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月大月小根據上月月亮十五圓還是十六圓來確定 ,十五圓為小月二十九天,十六圓為大月三十天。不過各地所用的首月有別,有的地方以馬月為首月,有的地方以羊月為首月,有的地方以猴月為首月。紀日的方法也采用十二獸,十二日為一輪,不受年月(包括閏月)的限制,無限后推,永無終止。
彝族十二屬相紀歷的歷法還被應用到占算命運的民間巫術之中,涼山彝族民間認為人與木、火、土、鐵、水五種元素關系密切,人只能與之和諧相處,才是天賦的命運。人的命運都處于五種元素與“公”“母”配合而成的十種命運之中,即“木公”、“木母”、“火公”、“火母”、“土公”、“土母”、“鐵公”、“鐵母”、“水公”、“水母”的和諧稱為“ 特補特莫”,“特”為和諧之意,“補”為陽,“莫”為陰,認為以上十種命運是和諧的陰 陽配屬。此外還將十種命運與十二屬相相配,形成“紀年周期表”,以六十年一輪的紀年周期表來占算人的命運。
彝族十二屬相還用于婚姻方面,彝族在擇偶與訂婚時極重視民族、等級等條件,除此之外,男女雙方生辰是否相合也很重要,民間口訣有:“兔豬羊相隨,牛蛇雞相伴,狗馬虎相合,猴龍鼠相和?!焙虾跎鲜隹谠E者為相合,不合也不十分嚴格,最忌屬虎者與屬雞、羊者配,諱其“虎來吃雞羊”。
傣族十二生肖
據張公謹先生的觀點,大約在漢朝漢族的干支紀時法就逐步傳入傣族地區,這種干支紀時法一直沿用至今(參見張公謹《傣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至今仍是傣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方法與農歷一樣,就是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六十甲子,以這六十個數來紀年、紀日,同時還單用十二地支紀月。
大概在干支傳入傣族地區后不久,漢族的十二生肖也隨 之傳了進來,傣族中各地十二生肖稍有不同,德宏地區與漢族完全相同,西雙版納則改“豬 ”為“象”,龍為“大蛇”或“蛟”,稍有不同。傣族使用的十二生肖分別為鼠、牛、虎、 兔、大蛇、蛇、馬、羊、猴、雞、狗、象。
西雙版納等地,十二生肖與地支相配,不僅用來紀年,還用來紀月和紀日,如子年鼠骨傣歷中“骨”為年,“血”為月,“皮”為日,丑年黃牛骨、寅年虎骨;四月兔血、六月小蛇血、七月馬血;申日猴皮、酉日雞皮等等……??梢姖h族農歷中的十二生肖在吸收到傣歷中之后 ,其使用范圍比之農歷更為廣泛。
藏族十二生肖
傳統觀念認為藏族的生肖紀年法是公元七世紀時由唐文成公主出嫁松贊干布帶去的。藏族的生肖紀年,六十年為一甲子,藏語稱“回登”,為木鼠之意,藏族六十甲子便從木鼠年開始 ,相當于漢族的甲子年。藏歷生肖紀年具有將陰陽、五行、肖獸融合一體的特點,因此有“ 陰火兔年”、“陽土龍年”、“陽金猴年”之類的叫法。
藏歷生肖紀年與陰陽、五行的具體配合與十天干有對應關系,以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以上五對,每對中前者為陽,后者為陰。藏歷紀年雖沒有明確標明天干地支,但隱含著干支的順序。另外藏歷中還以男女代替陰陽,如陰金牛年又叫女金牛年,陽水虎年,又叫男水虎年。
納西族十二生肖
納西族是居住于云南省境內的少數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納西族也以生肖紀日,方法獨特,配以方位。他們將一年十二個月分為大月小月,每月30天,單月第一天為猴日,按猴、雞、狗、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順序,排至單月的第29天為鼠日;進入雙月 ,雙月第一天隔過牛日,定為虎日。
別國十二生肖
日本人的十二生肖:十二生肖または十二屬相は十二支に鼠·?!せⅰ贰垺ど摺ゑR·羊·猿·鶏·犬·豚(豬)の十二の動物を當てたものである。
その內訳を見ると、?!ゑR·羊·鶏·犬·豚は六畜と呼ばれる古代中國における代表的な家畜である。また鼠·?!せⅰ贰垺ゑR·羊·犬·豚は漢字において意符となり、部首となっている。このうち龍のみが想像上の動物である。なお亥に當てられるのは本來、ブタであり、日本のイノシシが特殊である。これは日本で豚が飼われず、漢字の「豬」(本來はブタを意味する漢字)がイノシシの意味になったためである。
緬甸人只有八個生肖,以星球為名,從周一至周日排列,星期一出生的人屬太陽,星期二出生的人屬火星,星期三上午出生的屬水星,下午出生的則屬睽星,所以到周日也就共有八個生肖了。
越南人有十二個生肖,與中國人的生肖基本相同。只是用“貓”代替了“兔”,即:鼠、牛、虎、貓、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基本與中國相同。
印度人有十二個生肖,有2個與中國的不同:用“獅”代替了“虎”,用“金絲雀”代替了“雞”。
埃及人有十二個生肖,分別是:牡牛、山羊、猴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獅子、鷹。
朝鮮人有十二個生肖,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與中國一致。
希臘人有十二個生肖,與埃及人的生肖基本相同,只是希臘人有“鼠”無“貓”,埃及人則有“貓”無“鼠”。
墨西哥人有十二個生肖,有虎、兔、龍、猴、狗、豬和其它六種墨西哥特有的動物組成十二生肖。
歐洲人歐洲各國人的生肖基本相同,多以天文學上的星宿為生肖。如法國人以寶瓶、雙魚、摩羯、金牛、白羊、巨蟹、雙子、獅子、室女、天秤、天蝎、射手等組成十二生肖,稱為十二星座。
生肖與天文學的關系
十二生肖的產生,有著天文學的背景。
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循環往復。
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記載:"女真舊絕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青為一歲也"。
宋代孟珙《蒙韃備錄》也說:"其俗每草青為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
又有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周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現十二次月圓為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歷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天干需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
十二生肖詩歌文化
在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生肖不僅是一種形象生動的紀年、紀月的方法,更已與每個人結合起來,賦予了一種神奇的性格。據清代趙冀考證,有關十二屬相之說最早起源于東漢。從那時起,民間就流傳起很多文人抒寫的生肖詩。
最早的生肖詩,據說是南北朝時陳朝詩人沈炯的《十二屬相詩》:“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生空谷,兔月向窗開。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馬蘭方遠摘,羊覓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雞趾引清懷。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詩中每一句首字順序點出了十二生肖名,并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習性和特點。
南宋文學家朱熹也寫過一首結構嚴謹、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十二生肖詩”:“晝聞空簞嚙饑鼠,曉駕羸牛耕廢圃。時才虎圈聽豪夸,舊業兔園嗟莽鹵。君看蟄龍臥三冬,頭角不與蛇爭雄。毀車殺馬罷馳逐,烹羊酤酒聊從容。手種猴桃垂架綠,養得昆鳥雞鳴角??蛠砣痛咧蟛?,不用東家買豬肉”。
元代劉因詠的十二生肖屬相詩為:“饑鷹嚇鼠驚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江山虎踞千里來,才辯荊州兔穴爾。魚龍入水浩無涯,勾鏡等是杯中蛇。馬耳秋風去無跡,羊腸蜀道早還家。何必高門沐猴舞,腸柵雞棲皆樂土。柴門狗吠報鄰翁,約買神豬謝春雨”。詩文中嵌入十二屬相,每一句都是一個寓意生輝的故事,令人稱妙。
十二生肖銅獸首
名 稱:十二生肖銅獸首
制造年代:乾隆年間
類 別:紅銅鑄像
價 值:蘇富比拍賣會——銅猴首818萬港幣、銅牛首774萬港幣、銅虎首1544萬港幣。銅豬首低于700萬港元。佳士得拍賣會——北京時間26日凌晨3時許,編號為677的鼠首起價900萬歐元,最終以1400萬歐元拍出。兔首起價也是900萬歐元,最終也以1400萬拍出。
流失時間: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最后露面:銅獸首被盜走后,在國外發現了7個,即鼠、牛、虎、兔、馬、猴、豬。其中牛、虎、馬、猴、豬在幾次拍賣會上出現。豬首和馬首曾分別于1987年和1989年在紐約和倫敦拍賣。上世紀八十年代,牛、虎、馬、猴首被一位臺灣企業家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買去,后又被送回中國保利集團,豬首則被美國一博物館購走。
中藥“十二生肖”
鼠—鼠曲草:有補脾益氣,祛風化痰之效。適用于風寒咳嗽、脾虛浮腫、慢性支氣管炎等癥。
?!Oィ河谢钛?、祛瘀、強筋骨及利尿等功效。適用于經閉不通、難產、腰膝疼痛、下肢風濕痛、尿血、尿道澀痛等癥。
虎—虎杖:有活血行氣、祛風除濕之功效。適用于慢性闌尾炎、關節風濕痛、濕疹等癥。
兔—菟絲子:有補腎固精、養肝明目等功效??捎糜谀I虧遺精、陽痿、小便頻數及兩眼昏花等癥。
龍—龍膽草:有解熱、清火、解毒、清濕熱等功效。適用于急性熱病的高熱、手足抽搐痙攣及黃疸、膽石癥、風火赤眼等癥。
蛇—蛇莓:有清熱涼血之功效??蛇m用于血熱崩漏、乳癰、帶狀皰疹、毒蛇咬傷等癥。
馬—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止痢之功效。適用于細菌性痢疾、瘡瘍熱毒、丹毒等癥。
羊—羊蹄草:有解毒殺蟲之效??蛇m用于癬、汗斑、口瘡、跌打損傷等癥。
猴—猴姜(骨碎補):有強筋活絡、行瘀止血之功效??蛇m用于關節風濕病、蛀牙痛、小兒疳積、跌打損傷等癥。
雞—雞血藤:有補血活血、舒筋活絡、強筋健骨等功效。適用于血虛衰弱、筋骨疼痛、月經不調、經閉不通等癥。
狗—狗腎:有補肝腎、強筋骨及祛風濕等功效??蛇m用腰疼背痛、風濕痛等癥。
豬—豬犄耳(魚腥草):有清熱利濕之效。適用于肺癰、肺結核、痢疾、風熱感冒等癥。
上一篇:
2014年馬年寶寶起名攻略
下一篇:
楊霽暉院長與部分寶寶起名客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