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中國地理之重慶篇
發布時間:2014-03-27 瀏覽次數:4194 文章來源:雍和宮起名網
文/楊懿人
重慶簡稱“渝”,與四川成都地區合稱巴蜀。巴,山名也;渝,水名也。重慶臨長江而居,其舊時抗戰陪都的身份與今日共和國直轄市的光環,無不突顯其重要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渝,變也,變革發展之道;這符合重慶這座飛速發展城市的精神特質。
蔣公名介石,字中正;介石源自《周易》第十六卦《豫》卦: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象征聰慧過人)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象征聰慧過人)
“渝”字源于《周易》第十六卦《豫》卦: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這也許與蔣公定戰時陪都于重慶有莫大的關聯。)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也或許也暗喻蔣公失民心迅速敗退臺灣)
我十分喜愛研讀《周易》原文,每一遍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也時常贊嘆我們古人的智慧和先見之明。再次,推薦廣大易學愛好者不凡多仔細看看《周易》,它能讓你對我們的歷史乃至現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楊懿人老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周易》與中國地理之山西篇
下一篇:
《周易》與中國地理之河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