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個主題歷來都是討論的焦點,甚至是唇槍舌戰的擂臺,但是,我想我們仍有必要進行理性客觀的再認識。不當之處,還望各位老師和朋友多多批評。
隨著臺灣曾仕強教授在“百家講壇”的強勢登陸,“周易”一詞繼九十年代初以后再次受到了世人的矚目?!爸芤住比绾味x?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還是所謂的封建迷信思想?我想這并非一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能概括。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馮友蘭先生說:“周易是宇宙代數學” 。我想這話并不無道理。從智慧的火種點亮世界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了不斷的探索和認知過程。仰觀天、俯察地,數千年的淵源傳承逐漸形成了我們華夏民族所獨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締造了世界上最燦爛和輝煌的華夏文明。你或許要說這與“周易”何干?呵呵,這個有必要談談。
首先,我們要感恩我們的先人,生命歷程的延續成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今天。試想在遠古,人類的生存本身就是面臨的一個巨大的考驗,對此,先人們沒有退縮,更沒有像我們今天個別人那樣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而是積極地面對。 冷怎么辦?我們的祖先是最具創意的服裝設計師,樹葉毛皮絕對是低碳先鋒;餓了怎么辦?先是找野果子充饑,沒有了,餓肚子怎么辦?想想辦法打獸獸,開始葷食主義,生肉吃了拉肚肚生病怎么辦?后來發現了火燒過的肉原來很美味;獵物越吃越少而且從小動物打到大動物,怎么辦?不能拿生命開玩笑呀,開始捕魚,嘗試種植、、、這就是我們的先人,從來沒有被困難所嚇倒,為了世世代代的小崽崽兒們,再難也要活著;一代代把生存的經驗傳下去,不斷積累和更新生存的知識,卻從來不搞所謂的專利,這就是我們的祖先的偉大與無私,勇敢和堅強!
再有,我們的先人是最具創新精神和探知追求的。話說到我們的先人,有了穿的吃的,卻不會像我們現在的個別人那樣沒有追求;而是積極地開動大腦,思考!搞點手工工藝品自然不在話下,慢慢的熟悉了周圍的一切,山川河流植物動物,然后又是探知生命的意義,尋找治病的方法;再有就是抬頭看星星,真是了不起,那時又沒有天文望遠鏡。 但是前人很努力也很專一,那時人們的心性很平靜,自然沒有現在諸多的潛規則,因此整個世界和宇宙對于我們的先人們來說無不充滿著強烈的探知和追求渴望。
接著,人們通過認知和觀察不斷地總結和傳承經驗,不斷地拓展思維與認知感官;逐漸的,古人發現了天、地、人之間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萬物孕育隨著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而變化發展,事物總有其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在數千年的探知和社會勞動生產實踐過程中,古人形成了自己“天人一體”以及“陰、陽”“五行”等諸如此類高度的人類智慧哲學,形成了我們華夏民族的母體本源文化的核心構建。我們古代的天文、歷法、數學、科技、醫學、軍事、政治、藝術等等無不詮釋著古人思想智慧的結晶。
南宋的儒學大師朱熹說:“《周易》就是一部筮書,無中生有”。我覺得說的恰如其分?!吨芤住肪拖褚话阎腔鄣蔫€匙,承載著古人所有的智慧和經驗,是解密萬物的指導觀和方法論。 “筮法”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卜筮預測, 然而并非單純簡單的預測算卦,其中飽含著無數深邃的哲理??梢哉f它是一部迄今為止最為完備最具指導意義的實用哲學典籍?!吨芤住窞槿航浿?,百科之源,凝聚了古人無數的辛勤智慧結晶。今天我們有必要對《周易》進行很好的探討。
第一點,周易研究應該秉承科學理性的原則,作為古代文化學術加以認真研究和剖析。
第二點,周易研究應該撇棄門戶之見,求同存異,激濁揚清,正本清源,杜絕自然學科歧視 。
第三點,周易研究應該去宗教化神秘色彩,秉承客觀理性務實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第四點,周易研究從業人員應該身先垂范,認真學習、嚴謹治學,樹立良好的職業操守,接受社會的監督。
第五點,周易研究應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實現象數與易理的辯證和統一。
第六點,周易研究應該不斷推向學術高層次領域,真正使其造福社會大眾,擺脫低級庸俗末流。
第七點,周易研究特別是術數應用研究應該走正規化現代化道路,我們應該努力去探索認知周易與外在事物的聯系。
第八點,建議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盡快擬定行業資格認證標準,建立周易研究行業有效合理的社會監管機制,堅決抵制、嚴厲打擊打著周易旗號到處招搖撞騙、搞封建迷信活動、搞個人神化崇拜等愚弄民眾的極端行為。
楊懿人老師原創文章